仙政辦〔2020〕18號
仙游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
仙游縣遏制與防治艾滋病實施方案的通知
各鄉鎮人民政府,管委會,鯉城街道辦事處,縣直有關部門:
經縣政府同意,現將《仙游縣遏制與防治艾滋病實施方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實施。
仙游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0年5月29日
(此件主動公開)
仙游縣遏制與防治艾滋病實施方案
為貫徹落實《莆田市“十三五”遏制與防治艾滋病實施方案》有關要求,進一步推進我縣艾滋病防治工作,有效降低艾滋病對人民群眾身體健康的危害,結合我縣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治國理政新思想新戰略,認真貫徹執行《國務院關于加強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通知》精神,有效落實國家“四免一關懷”政策,嚴格依照《傳染病防治法》,強化艾滋病預防控制措施,減少艾滋病發生和流行。
二、工作目標
最大限度發現感染者和病人,有效控制性傳播,持續減少注射吸毒傳播、輸血傳播和母嬰傳播,進一步降低病死率,逐步提高感染者和病人生存質量,不斷減少社會歧視,將我縣艾滋病疫情繼續控制在低流行水平。
(一)居民艾滋病防治知識知曉率達85%以上。流動人口、青年學生、監管場所被監管人員等重點人群以及易感染艾滋病危險行為人群防治知識知曉率均達92%以上。
(二)男性同性性行為人群艾滋病相關危險行為減少10%以上,其他性傳播危險行為人群感染率控制在0.5%以下;參加戒毒藥物維持治療人員年新發感染率控制在0.3%以下。
(三)夫妻一方感染艾滋病家庭的配偶傳播率下降到1%以下;艾滋病母嬰傳播率下降到4%以下。
(四)經診斷發現并知曉自身感染狀況的感染者和病人比例達90%以上;符合治療條件的感染者和病人接受抗病毒治療比例達90%以上,接受抗病毒治療的感染者和病人治療成功率達90%以上。
三、工作職責
(一)縣委宣傳部。加大對預防和控制艾滋病、性病的宣傳力度,協調有關新聞報道工作。
(二)縣衛健局
1.制定全縣艾滋病、性病防治規劃和實施指導方案,協調和指導實施,并負責日常工作。
2.成立艾滋病治療專家組,組織專家討論,確定病人治療方案。
3.負責組織艾滋病、性病疫情監測與管理,組織防治工作的監督、檢查、評價和技術指導。
4.負責做好醫療衛生單位及鄉村醫生艾滋病性病防治知識的培訓工作,組織開展衛生宣傳教育工作。
5.結合計劃生育工作,在育齡人群中開展性安全教育、預防艾滋病、性病傳播的宣傳教育、咨詢和技術服務。
6.結合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推廣使用避孕套等預防艾滋病、性病的技術。
(三)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1.開展和指導各部門對艾滋病性病防治知識的宣傳工作。
2.加強全縣艾滋病疫情監測和管理,及時掌握疫情動態。
3.負責對高危人群(如吸毒人員、性病患者、娛樂服務行業人員等)開展艾滋病監測工作。
4.負責對已確診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病人的監控工作。
(四)縣公安局
1.堅決打擊和取締賣淫嫖娼、吸毒、非法采血活動。
2.配合縣衛健局執行有關艾滋病、性病管理法規,參與有關防治措施的實施。
3.對被收容教育的賣淫嫖娼及被強制戒毒人員進行預防艾滋病、性病知識的宣傳教育。
4.負責收容所、看守所和戒毒所的艾滋病、性病防治工作的管理,按有關規定進行艾滋病、性病檢查與治療。
5.配合縣衛健局加強對流動人口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宣傳教育。
(五)縣市場監管局
1.配合公安部門打擊嫖娼、賣淫、吸毒、販毒活動,加強對娛樂和服務場所經營活動的管理。
2.配合縣衛健局執行有關艾滋病、性病管理規范,支持防治艾滋病、性病的宣傳和公益廣告工作。
3.負責對治療艾滋病的藥品、診斷試劑以及預防用品的質量監督。
(六)縣財政局。根據艾滋病疫情控制工作的需要,負責安排應由縣財政承擔的艾滋病防治經費,并和有關部門一起做好經費使用的監督和效益評估工作。
(七)縣文旅局。將預防和控制艾滋病的宣傳工作納入工作計劃,宣傳艾滋病性病的危害和預防知識,報道有關防治工作情況。
(八)縣教育局。負責在全縣中學開展艾滋病、性病防治知識的健康教育,并納入健康教育計劃。
(九)縣交通局。利用車站及交通工具等場所,對旅客進行預防艾滋病、性病宣傳教育,配合縣衛健局做好艾滋病監測與管理工作。
(十)縣民政局
1.負責因艾滋病致貧、符合社會救濟條件的家庭和個人的生活救濟,保障他們的最低生活。
2.協助縣衛健局對收容遣送人員進行艾滋病知識的宣傳教育和監測,做好新婚夫婦艾滋病知識宣傳工作,引導新婚夫婦落實婚檢、孕檢,并接受艾滋病檢測。
(十一)縣婦聯。配合衛生健康、宣傳、政法等職能部門,做好婦女防治艾滋病、性病知識的普及教育。依法維護婦女中艾滋病病人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合法權益。
(十二)縣廣播電視臺。將防治艾滋病性病內容列入日常宣傳計劃,加大宣傳報道力度。
四、防治措施
(一)堅持預防為主,全面推進宣傳教育
1.廣泛開展宣傳教育活動。廣泛深入開展宣傳教育工作,將艾滋病防治宣傳納入新聞媒體宣傳報道重點內容,開展經常性、集中性宣傳教育,做到宣傳教育全覆蓋。根據不同人群特點,編制適宜的宣傳材料,強化艾滋病預防措施、傳播途徑、危害程度等基本知識的宣傳,提高信息針對性和可接受性。加大播放艾滋病防治知識和公益宣傳片的力度,廣播、電視臺每日至少開展1次艾滋病防治公益宣傳。在車站、公交、集貿市場、公共廁所等場所常年設置艾滋病防治宣傳標識。充分發揮互聯網及微博、微信等新媒體作用,在世界艾滋病日、國際禁毒日等節日扎實開展艾滋病防治宣傳教育,深入開展科技文化衛生“三下鄉”“法律七進”等活動,并覆蓋所有鄉鎮。村(居)民委員會要協助有關部門利用基層文化宣傳平臺,每年至少開展2次宣傳教育活動,營造良好的艾滋病防治社會氛圍。
責任單位:縣直各單位,各鄉鎮人民政府、鯉城街道辦事處
縣委組織部、縣人社局要將艾滋病的防治作為干部教育培訓重要內容,納入各級干部教育培訓計劃。縣人社局要加大對行政機關公務員的培訓力度??h委黨校要將艾滋病防治知識作為相關培訓班次學習內容,加強艾滋病防治知識和政策的學習培訓,切實強化各級干部對做好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思想認識、責任意識和專業知識。縣衛健局要主動發揮專業優勢,加大艾滋病防治教學課程、教材、師資等建設力度,為廣大干部學習培訓提供專業系統、豐富多樣、生動形象的教學基礎保障。
責任單位:縣委組織部、縣人社局、縣委黨校、縣直各單位
2.加強重點人群宣傳教育。積極發揮學生社團、青年志愿者和學生家長的作用,加強學校預防艾滋病和性健康的宣傳教育,加大對學生人群中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的關愛保護。各級各類學校要建立健全與屬地醫療衛生機構的艾滋病疫情通報制度和定期會商機制,做好學校預防艾滋病教育工作,要將性道德、性責任、預防和拒絕不安全性行為納入教育教學重要任務,落實初中學段6課時、高中學段4課時的預防艾滋病專題教育時間??h教育局要開展預防艾滋病教育示范學校建設,推選1-2個預防艾滋病教育示范學校,帶頭做好學校預防艾滋病宣傳教育工作。同時要加強在校學生對網絡交友風險意識教育,提高學生風險意識,每學年組織開展1次學校艾滋病防治工作督導檢查。
責任單位:縣教育局
加強對青年學生、外來務工人員、老年人、監管場所被監管人員及出國勞務人員等重點人群的艾滋病感染風險及道德法治教育,提高其自我防護能力,避免和減少易感染艾滋病行為。對流動人口集中的用工單位和居住社區加強艾滋病防治宣傳,將艾滋病防治宣傳納入流動人口崗前培訓等職業培訓內容。充分發揮社會多方力量,通過場所干預、同伴教育等方式,對暗娼、男性同性性行為者等高危人群,開展艾滋病防治、安全套正確使用、性病診療檢測等知識教育及道德法治宣傳。各鄉鎮(街道)、村(居)要在重要節日對外來流動人口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宣傳。
責任單位:縣公安局、縣人社局、縣民政局、縣住建局、縣市場監管局,各鄉鎮人民政府、鯉城街道辦事處
(二)堅持科學防控,深入開展綜合治理
1.加強危險因素控制。始終保持高壓態勢,持續依法嚴厲打擊賣淫嫖娼、聚眾淫亂、吸毒販毒等違法犯罪活動,對城鄉結合部、農村等薄弱地區持續深入開展社會治安專項整治行動,依法從重處罰容留與艾滋病傳播危險行為相關活動的場所和人員。公安部門要落實與艾滋病有關案件的舉報和立案處理程序,嚴厲打擊利用感染者身份的違法犯罪活動??h公安局、市場監管局等部門要密切監測藥物濫用情況,依法打擊濫用物質的生產、流通和使用行為??h委宣傳部(網信)、縣文旅局、縣公安局及通信等主管部門要加強網絡管理,結合打擊網絡傳播淫穢色情信息等專項行動,及時清理傳播色情信息、從事色情和毒品交易的網絡平臺和社交媒體??h公安局要加強對QQ、微信等現代化網絡交友方式為主形式下的網絡監管,警惕通過網絡交友的惡意傳播事項。大力推廣以健康教育和免費安全套使用為核心的性傳播綜合干預措施。加強戒毒藥物維持治療門診及延伸點的規范化管理,提升服務質量,提高服藥人員依從性和保持率,持續降低吸毒人員新發感染率。加強強制隔離戒毒、社區戒毒、社區康復和維持治療門診的銜接、轉介。
責任單位:縣委宣傳部、縣公安局、縣文旅局、縣市場監管局
2.精準管控性傳播。將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中的吸毒人員納入社區網格化服務管理,發揮社區基層網格員作用,協助職能部門開展管控工作。加強易感染艾滋病危險行為人群的警示教育和法制宣傳,突出疫情和危害嚴重性、有效防治措施等,促使其避免和減少易感染艾滋病危險行為。對故意傳播艾滋病毒或聚眾淫亂的,一律依法嚴肅查處,構成犯罪的,一律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建立感染者和病人管理臺賬,定期更新,動態管理。開展關懷救助、職業培訓、就業服務,支持符合扶貧條件、有勞動能力的感染者和病人開展力所能及的生產活動??h文旅、衛健等部門要全面落實在賓館、飯店、歌舞廳、桑拿、浴足等提供住宿的場所以及公共娛樂場所按規定擺放安全套。探索在高校、建筑工地、公園、旅游景區等流動人口密集的公共場所擺放安全套。縣衛健局要加強男性同性性傳播疫情和危險因素監測,強化落實在男性同性性行為人群中推廣使用安全套、動員檢測、陽性告知和心理支持、抗病毒治療等綜合干預措施;對夫妻一方感染艾滋病家庭,全面落實綜合干預措施,降低配偶間傳播。醫療機構要及時對性病病人進行規范化診斷治療,為性病門診就診者提供艾滋病檢測咨詢服務。性病門診初診人員艾滋病檢測率達到85%以上。
責任單位:縣公安局、縣衛健局、縣文旅局,各鄉鎮人民政府、鯉城街道辦事處
3.繼續遏制吸毒傳播。要將艾滋病防治與禁毒有機結合起來,減少因吸毒引發的經注射和性傳播艾滋病的風險??h公安、衛健、司法、民政、人社等部門要適應形勢發展需要,加強部門協調,創新吸毒人員服務管理方式,加大網格化管理力度,最大限度地管控吸毒人員,開展有針對性的心理輔導和行為矯治,減少毒品使用。縣衛健、公安、市場監管等部門要進一步健全和完善工作協作機制,加強戒毒藥物維持治療工作管理,科學規劃門診布局,對于適合戒毒藥物維持治療的吸毒人員,應當及時轉介到戒毒藥物維持治療機構??h公安、衛健要大力加強自愿戒毒工作,以戒毒醫療服務需求為導向,根據轄區吸毒人員和在冊有阿片類物質濫用者人員情況,科學設置戒毒藥物維持治療門診或延伸服藥點,方便吸毒成癮人員就近治療。
責任單位:縣公安局、縣衛健局、縣市場監管局、縣司法局、縣民政局、縣人社局
4.強化預防母嬰傳播。縣衛健局要把預防艾滋病母嬰傳播工作和預防梅毒、乙肝母嬰傳播工作相結合,充分發揮婦幼健康服務網絡和平臺優勢,加大孕早期艾滋病、梅毒、乙肝篩查檢測工作力度,提升預防母嬰傳播服務能力和服務質量,促進孕產婦及時接受孕期檢查和住院分娩??h婦幼保健院成立艾滋病預防母嬰傳播管理辦公室,配置不低于4名專職人員,牽頭負責全縣預防母嬰傳播工作的統籌協調、技術指導和督導評估工作,及時、全面、準確上報預防母嬰傳播各項信息。全面落實“早發現、早干預、隨訪到位”措施。醫療衛生機構要結合婚前保健、孕前保健、孕產期保健、兒童和青少年保健、性病防治等常規醫療保健服務,開展預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嬰傳播的健康教育和行為干預,引導新婚人群、孕產婦接受相關檢測,對感染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的孕產婦及所生兒童提供治療、預防性用藥、監測、隨訪、轉介等系列干預服務。
責任單位:縣衛健局、縣總醫院
縣民政、婦聯等部門結合婚檢、孕前優生健康檢查、生育登記、計生免費孕情環情監測等工作,開展轄區育齡婦女孕情搜索并督促孕婦到醫療保健機構建卡和接受艾滋病檢測。各鄉鎮(街道)建立育齡婦女臺賬,根據疾控機構艾滋病感染育齡婦女臺賬,組織開展孕情早發現工作,結合婚檢、孕前優生健康檢查,督促孕婦到醫療保健機構建卡和接受艾滋病檢測,開展艾滋病感染育齡婦女跟蹤服務,將有生育意愿的感染育齡婦女及時轉介到縣婦幼保健機構,開展生育指導,定期跟蹤孕情,盡早提供預防母嬰傳播服務??h婦幼保健院要在縣行政服務中心設置婚檢分中心,為群眾免費提供婚檢、孕檢服務。
責任單位:縣民政局、縣婦聯,各鄉鎮人民政府、鯉城街道辦事處
5.動員社會廣泛參與。各鄉鎮(街道)要充分發揮社會組織易于接觸特殊人群、工作方式靈活等優勢,將社會力量參與艾滋病防治工作納入整體工作計劃。縣衛健、財政、民政等部門要鼓勵、支持社會組織在高危人群干預、感染者和病人隨訪服務及關懷救助等領域開展工作。醫療衛生機構要加強對社會組織的技術指導,建立信息溝通、業務考核等工作制度,實現防治工作有效銜接。社會組織應當在醫療衛生機構指導下,開展健康教育、安全套推廣、艾滋病咨詢和動員檢測、艾滋病性病診療和戒毒藥物維持治療轉介等服務,在感染者和病人中開展心理咨詢、安全性行為教育和治療依從性教育等服務,動員感染者和病人配偶及與其有性關系者主動檢測。充分發揮縣總工會、團縣委、縣婦聯等群團組織以及村(居)等基層組織在艾滋病防治工作中的作用。制定并實施優惠政策,動員和支持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和志愿者開展與艾滋病防治相關的社會宣傳、捐款捐物、扶貧救助等公益活動。
責任單位:縣民政局、縣財政局、縣總工會、團縣委、縣婦聯,各鄉鎮人民政府、鯉城街道辦事處
(三)強調疫情監測,規范艾滋病檢測工作
1.強化疫情監測和預警。縣衛健局要根據艾滋病疫情和危險因素情況,及時調整、優化艾滋病監測點。重點加強對暗娼、男性同性性行為者、注射吸毒者、感染者配偶、流動人群、青年學生、老年男性等重點人群監測。要強化艾滋病監測檢測信息的分析利用,及時向當地政府、有關部門提供疫情信息,為科學決策提供依據。進一步健全實驗室檢測網絡體系。縣疾控中心要具備確證檢測、CD4細胞檢測和病毒載量檢測能力,各縣級醫療機構要具備初篩檢測能力,基層醫療機構和民營醫療機構具備快速檢測能力。
責任單位:縣衛健局、縣總醫院
2.擴大檢測篩查覆蓋面。縣疾控中心履行檢測工作牽頭職責,適時研究分析檢測人群結構,主動采取措施,突出做好重點人群檢測。各級醫療機構對住院病人,婦產科、皮膚性病科、泌尿等重點科室就診者開展艾滋病檢測,基層醫療機構及民營醫療機構有效利用快速檢測點,加強對住院病人、重點病人的檢測??h公安局、衛健局要加強合作,對在打擊賣淫嫖娼、聚眾淫亂、吸毒販毒活動中抓獲的人員,以及看守所、戒毒所、監獄等場所內的羈押監管人員一律強制進行檢測??h商務、住建、民政、衛健、教育等部門結合職能職責,組織開展社區流動人口、外出務工人員、回國務工人員、結婚登記人群、公共場所從業人員、老年人群、青年學生等重點人群檢測。
責任單位:縣衛健局、縣公安局、縣商務局、縣民政局、縣住建局、縣教育局,各鄉鎮人民政府、鯉城街道辦事處
3.提高隨訪服務質量。縣衛健局要按照常住地管理原則,組織疾控、醫療機構和社會組織開展隨訪服務。感染者及病人由基層醫療機構負責隨訪管理,抗病毒治療由定點醫療機構全面負責,有效推進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綜合管理工作。要切實提高首次隨訪工作質量,強化對感染者和病人的心理支持、行為干預和檢測、醫學咨詢和轉介等服務,告知其合法權益、責任義務和相關法規政策,督促其及時將感染情況告知與其有性關系者,并動員開展檢測。加強流動人口中感染者和病人治療工作,探索建立異地治療工作機制和保障機制??h公安、司法、衛健等部門要密切配合,做好監管場所感染者和病人的告知及醫學咨詢、心理支持、出入監管場所轉介等隨訪服務。縣衛健、教育、公安等部門要完善對在華外籍感染者的宣傳教育、檢測咨詢、隨訪干預、治療管理等相關防治政策。
責任單位:縣衛健局、縣公安局、縣教育局、縣外事辦
(四)優化治療服務,落實救濟關懷措施
1.健全治療服務體系。縣總醫院成立艾滋病抗病毒治療管理辦公室,配置不低于4名專職人員,牽頭負責全縣艾滋病抗病毒治療、職業暴露和陰性配偶暴露前或暴露后預防用藥指導,開展全縣抗病毒治療的技術指導、質量控制和督導評估工作??h疾控中心要及時將新發現及未治療的既往感染者和病人轉介至縣總醫院治療??h總醫院要優化艾滋病檢測、咨詢、診斷、治療等工作流程,推廣從診斷到治療“一站式”服務,對新治療的、依從性差和治療效果差的感染者和病人實行分類管理,探索集中式治療,加強依從性教育,及時調整治療方案,提高治療質量和效果。其他醫療衛生機構要建立健全與縣總醫院的轉診制度,要強化轄區內感染者和病人隨訪、督導服藥工作,動員未治療的感染者和病人接受治療,保障感染者和病人得到及時、規范的抗病毒治療。對未治療和治療不佳的單陽家庭,根據具體情況,采取陰性配偶暴露前或暴露后預防用藥措施??h公安局、衛健局要密切配合,為監管場所內符合條件的感染者和病人提供規范化治療,實現全覆蓋。加強長期流動在外感染者和病人治療工作,探索建立異地治療工作機制和保障機制。對長期在外的感染者和病人,由各鄉鎮(街道)協調流入地聯動管理,并動員其返鄉接受治療管理服務;對失訪的感染者和病人,由各鄉鎮(街道)核查追蹤,切實提高治療覆蓋率。
責任單位:縣衛健局、縣公安局,各鄉鎮人民政府、鯉城街道辦事處
2.加強合法權益保障。縣衛健、人社、教育等部門要依法保障感染者和病人就醫、就業、入學等合法權益。醫療衛生機構要落實首診/問負責制,對診療服務中發現的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要做好接診、轉診和相關處置服務,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諉或者拒絕診治??h民政、人社、衛健、財政局等部門和醫保機構要認真落實社會保障政策,確保感染者和病人基本醫療、基本養老、基本生活保障等權益。縣教育、衛健等部門要保障受艾滋病影響兒童接受教育的合法權益,做好隱私保護工作,創造公平寬松的學習環境。
責任單位:縣衛健局、縣民政局、縣財政局、縣人社局、縣教育局、市醫保中心仙游管理部
3.切實落實救助政策。縣民政、衛健、紅十字會、工商聯等部門和單位要加強對生活困難感染者和病人的生活救助,將政府救助與社會關愛相結合,加強對感染者和病人愛心幫扶、情感支持、臨終關懷等工作。縣民政局要及時、足額發放艾滋病致孤兒童和感染兒童基本生活費,將符合條件的因病致貧人員和家庭納入社會救助范圍。縣公安、司法、民政、衛健等部門要做好違法犯罪感染者和病人回歸社會后的治療、救助等銜接工作。
責任單位:縣衛健局、縣民政局、縣公安局、縣司法局、縣紅十字會、縣工商聯
五、保障措施
(一)嚴格履行主體責任
各單位實行“一把手”負責制,切實履行艾滋病防治主體責任,將防治工作納入工作重要議事日程和考核內容,制定符合本轄區、本部門的防治規劃,定期分析和研判艾滋病流行形勢,建立考核制度,落實管理責任制,明確職責、工作目標和工作任務,著力解決重點難點問題,增強防治效果??h財政局、衛健局要根據衛生投入政策,合理安排艾滋病防治經費,并將其納入財政預算,逐步加大投入力度。
責任單位:縣直各單位,各鄉鎮人民政府、鯉城街道辦事處
(二)強化防治隊伍建設
各鄉鎮(街道)根據特殊人群管理改革工作相關要求,按照屬地管理和信息保密原則,建立以鄉鎮(街道)、村(居)為責任主體,縣委政法委、縣公安局、縣衛健局、縣教育局、縣民政局為支撐的基層防治艾滋病網絡,負責本轄區內艾滋病防治工作。成立以鄉鎮長為組長,相關單位負責人為成員的艾滋病防治工作領導小組,村(居)全面組建艾滋病防治工作隊伍,鄉鎮衛生院及社區服務中心按工作需要配備足夠的專職人員,切實做好基層管理和組織動員工作。
責任單位:縣總醫院,各鄉鎮人民政府、鯉城街道辦事處
縣衛健局、總醫院要進一步優化醫院、基層醫療衛生、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婦幼保健、采供血等機構的職責分工和銜接機制,加強溝通協調,提高艾滋病防治工作整體水平。加強社區家庭醫生團隊艾滋病防治專業能力的培訓,提升團隊艾滋病檢測、隨訪、抗病毒治療等服務能力。縣衛健局、財政局要完善承擔艾滋病防治任務的定點醫院等醫療機構的補償機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落實艾滋病防治人員衛生防疫津貼、醫療衛生津貼和監管場所警務津貼等特殊崗位津貼補貼,在績效工資分配上適當進行傾斜,完善績效工資分配制度,為防治隊伍正常履職盡責提供保障。
責任單位:縣衛健局、縣總醫院、縣財政局
(三)健全督查考核制度
堅持和完善艾滋病防治目標管理責任制,并納入政府目標考核??h防艾辦、政府督查室每年開展1次全面的專項考核,對防治工作推進不力、政策措施落實不到位、疫情上升快的鄉鎮(街道)和相關責任部門的主要領導及分管領導予以相應的追責。
責任單位:縣防艾辦、縣政府督查室
主辦:仙游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版權所有:仙游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聯系方式:0594-8286220 郵箱:xyxszb8286220@163.com
閩ICP備05007465號-1 網站標識碼:3503220045 閩公網安備 3503220200007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