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政文〔2020〕88號
仙游縣人民政府關于印發《仙游縣開發區改革和創新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
實施方案》的通知
各鄉鎮人民政府、管委會,鯉城街道辦事處,縣直有關單位:
為貫徹落實《莆田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莆田市開發區改革和創新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的通知》(莆政綜〔2020〕57號)文件精神,促進全縣開發區(工業園區)轉型升級、改革創新,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超越。經縣委縣政府研究同意,現將《仙游縣開發區改革和創新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實施方案》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
仙游縣人民政府
2020年11月13日
(此件主動公開)
仙游縣開發區改革和創新發展三年行動
計劃(2020-2022年)實施方案
為推進全縣開發區(工業園區,以下統稱“園區”)轉型升級、改革創新,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超越,根據省、市、縣有關文件精神,結合我縣實際,提出以下措施。
一、總體要求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及指示批示精神,扎實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比蝿找?,突出開放招商、強化項目帶動,聚焦先進制造業,實施“六大行動”,補齊短板弱項,持續推進園區改革和創新發展,充分發揮園區作為“強攻產業、主攻工業”主戰場作用,將園區打造成為“改革試驗區、開放先行區、創新引領區、合作示范區”,為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超越提供強有力支撐。
二、發展目標
(一)“四”提升。總體規模提升,到2022年,力爭全縣規模以上工業產值1000億元,園區規模工業總產值超過800億元,全縣園區產業集聚度達80%以上,生產性服務業融合互動發展。企業規模提升,到2022年,力爭培育產值超100億元企業1個以上,產值超50億元企業2個以上,產值超10億元企業10個以上,每年新培育10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投資強度提升,新引進項目平均投資強度達到300萬元/畝以上。綜合效益提升,到2022年,畝均營業收入350萬元/畝以上,畝均稅收達到20萬元/畝以上。
(二)“三”突破。新興產業實現突破,到2022年,力爭全縣高新技術企業達到50家以上,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達到10%以上、戰略性新興產業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達到30%以上,推動相關產業邁向產業鏈、價值鏈中高端。園區整合實現突破,以打造國家級經濟開發區為目標,到2020年底按照“一區兩園一特色”整合仙游經濟開發區、仙港工業園區,帶動工藝產業園發展。工藝產業園加強與度尾藝雕產業園資源整合、串點連線,著力打造“一園兩翼”。開發區排名實現突破,仙游經濟開發區在全省開發區綜合考評排名逐年前移,到2022年在全省開發區綜合排名位列全省前茅,爭創國家級開發區。
(三)“兩”創新。機制體制創新,到2021年上半年,仙游經濟開發區行政管理體制、財力保障機制、項目審批機制、市場化運營機制、靈活用人分配機制等創新取得明顯成效,機制體制創新走在全市前列。管理運營創新,到2020年底,仙游經濟開發區嫁接或成立1家專業運營公司、1家投融資平臺企業、1個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1個產教公共實習實訓基地。
(四)“兩”降低。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工業主要污染物排放兩個指標降低。
三、專項行動
(一)規劃優化提升專項行動
1.突出規劃引領。仙游經濟開發區與仙港工業園區整合,以仙港大道為軸,形成核心片區、慈岳片區、五里嶺片區、仙華片區、瑞峰片區、郊尾組團、賴店組團等五片區兩組團,總規劃面積24.2萬畝。沿仙港大道兩側,開發郊尾組團,將郊尾片區與楓亭片區形成集中連片發展。2020年11月仙游經濟開發區啟動爭創國家級開發區工作。編制仙游經濟開發區提升實施規劃,2020年12月底完成。
牽頭單位:縣自然資源局
責任單位:縣工信局,各園區管委會
2.編制產業發展規劃。緊緊圍繞“333”產業體系,聚焦六大產業,修編《2025仙游縣先進制造業發展規劃》。仙游經濟開發區以電子信息產業為首位,主攻鞋服紡織、新型功能材料、高端裝備等產業,工藝產業園加快工藝美術產業轉型升級。
牽頭單位:縣發改局
責任單位:縣工信局、工藝辦,各園區管委會
(二)產業集群提升專項行動
1.強化集群發展。對標“強攻產業、主攻工業”,聚力抓龍頭、鑄鏈條、建集群,著力推動工藝美術特色產業、鞋服紡織、食品醫藥傳統優勢產業等3個產業提質增量,電子信息、新型功能材料、高端裝備等3個戰略性新興產業規模倍增發展,同時培育數字經濟、平臺經濟、文旅康養等3個未來產業。構建產業布局合理、區域特色突出、結構明顯優化的產業集群發展格局,加快做大做強主導產業。
牽頭單位:縣發改局
責任單位:縣工信局、工藝辦,各園區管委會
2.推進鏈化發展。鞏固現有產業鏈,補齊產業鏈短板,布局新興產業鏈。工藝美術產業,依托工藝產業園,充分發揮“世界中式古典家具之都”“中國古典工藝家具之都”品牌效應,加強產業平臺配套,全力打造全國最具影響力的工藝產業園區、全國文化創意產業園。開發紅木新品種和高端紅木原材料替代品,發展大眾化工藝美術品市場,建設紅木大宗商品原材料交易市場。以京東產業園為推廣銷售平臺,開發中式家居裝飾油畫產品,發展個性化定制、文化旅游等新模式,建立全國知名的“百名油畫名家、千名畫師、萬名畫工”產業集聚區。主動對接籌建工藝美術學院,積極探索“仙作+”跨界融合發展,打造千億產業集群、工藝第一品牌。尤其借鑒江西南康家具智能化、景德鎮陶瓷國際化經驗做法,發揮京東(仙游)數字經濟產業園平臺作用,推進古典家具、工藝品、油畫、石藝、古玩等特色產業轉型升級、融合發展,在保持高端化品牌化的同時,加快推動工藝美術產業走向大眾化、國際化、智能化、規范化。電子信息產業,依托瑞峰片區,做大做強元生智匯、3C產業園等載體,延伸帶動精密金屬結構件、曲面蓋板玻璃結構件等配套產業,補齊產業鏈條;加快電子信息標準化廠房建設,圍繞5G、消費電子和工業電子,重點發展晶體管、電容器、藍牙耳機、電路板、射頻器等電子元器件細分產業;全面參與大型集成電路、半導體制造企業,拓展碳化硅、氮化鎵等半導體生產、芯片設計、流片、封裝測試,招引扶持大型半導體加工型企業,形成集成電路制造產業鏈條,打造成為重點電子信息產業基地。新型功能材料產業,依托核心片區、慈岳片區,加快慈岳新型功能材料產業園建設,強化高性能綠色纖維、紡織紗線、發泡鞋材等研發投入,吸引、補齊補全化纖、織造、染整、面料等合成纖維產業鏈,補齊新型鞋材、高端鞋面料等新材料產業鏈;以海安橡膠為龍頭,積極承接輪胎產能轉移,豐富輪胎品種,拓展特種橡膠、簾子線等輪胎上游原材料和輪輞、輪胎測試場等輪胎配套產業鏈。高端裝備產業,依托仙華片區、郊尾組團,瞄準新型工程機械裝備、工業機器人、新能源汽車配件、油類產品裝備等細分產業鏈條,加大開放招商,吸引周邊重點企業落子布局,形成產業集聚;加快淘汰落后產能和落后產品,引導東亞機械、新萬鑫等企業采用先進的工藝技術、數控及光機電一體化技術改造技術裝備,提高產品加工精度和附加值。鞋服紡織產業,依托核心片區,圍繞“科技、時尚、綠色”的產業定位,引導輝特、協誠等龍頭企業加快設計能力和品牌建設,推進集約化發展,提升產業集中度,加快形成特色鮮明、優勢互補、區域聯動、協同發展的產業供給體系。依托云敦服飾等重點企業,打造消費者直接對接工廠的C2M商業生態,大力發展互聯制造、個性化定制等制造新模式,打造智慧化、柔性化供應鏈,不斷提升產業鏈供應鏈效率。食品醫藥產業,依托度尾、龍華、大濟等片區,加強與大型食品加工企業合作,重點推進文旦柚、油茶、金沙薏米、金溪茶葉、書峰枇杷、大濟皮蛋、園莊面點等名優特產的精深加工,拓展休閑食品、綠色食品、果蔬汁飲料,完善食品產業鏈條。加快正邦、新希望等龍頭項目建設,結合機械化屠宰廠,發展冷鏈物流,構建豬肉生產全鏈條體系,延伸布局肉類食品生產加工。以南仹生物、德龍藥業為龍頭,重點發展中藥提取物、中成藥深加工、生物原輔料、靶向藥物、營養保健品等產業鏈。
牽頭單位:縣工信局
責任單位:縣發改局、商務局、農業農村局、市場監管局、工藝辦,各園區管委會
3.提升集群能級。實施新一輪企業技術改造專項行動計劃,滾動推進企業技改提升項目,組織實施賽隆科技年產5萬噸綠色纖維技改項目、給力機械冶金設備及起重設備生產線擴建項目、歌士瑋智能化制鞋生產線項目等重點技改項目。支持智能化、綠色化、服務型制造,推薦福建賽隆科技有限公司廢舊聚酯紡織品化學法連續再生及紡絲成套裝備項目申報國家級紡織重大技術裝備攻關項目。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與現有產業鏈深度融合,深化軍民融合、制造業與服務業融合。大力培育工業設計、個性化定制、港口物流等生產性服務業。仙游經濟開發區積極推進園區循環化綠色改造,2020年創建省級綠色園區,2021年爭創國家級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等。
牽頭單位:縣工信局
責任單位:縣發改局、生態環境局,各園區管委會
(三)龍頭品牌培育專項行動
1.扶持企業做大做強。圍繞“強”主導產業、“培”新興產業、“優”傳統產業、“融”數字經濟,突出龍頭品牌帶動,加強產業鏈融通協同發展。建立龍頭企業培育庫。綠色纖維產業園項目2020年11月實現投產。海安橡膠公司2020年底前完成股份制改革,2021年繼續做大公司業績,年底前完成IPO申報,力爭2022年成功上市。加強分類指導幫扶,梯次提檔升級,打造一批產業龍頭、科技領軍、“單項冠軍”“專精特新”企業,爭創更多國際國內知名品牌,打造制造新名片。
牽頭單位:縣工信局
責任單位:縣發改局、科技局、金融辦,各園區管委會
2.深化開放招商。強化園區開放招商主戰場作用,推廣“輕資產、重資本”招商等新模式,優化全縣營商環境,開放審批綠色通道,簡化審批程序,加大政策宣傳力度,落實戰略性新興產業招商引資等各項惠企政策,為企業提供“保姆式服務”,鼓勵現有企業以商引商,吸引投資者來仙投資發展,填平補齊產業鏈。建立健全項目評審機制,會同縣直有關部門把好項目準入關。招商部門要聚焦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在招大引強上發力,每年新引進1個以上投資額超20億元制造業項目,集中精力攻堅若干個投資超50億元、超百億元大項目好項目。中科藍訊智能終端全產業鏈項目總投資50億元,力促2020年11月底前簽訂框架協議,11月底前租用標準化廠房2-3萬平方米,2021年元旦前一期實現投產、二期同步動工建設,帶動5-10家上下游企業入駐電子信息產業園,打造100億元產業集群。熱電聯產項目加快前期工作,爭取在2021年動工建設。鑫瑞鞋業新型功能材料項目,一期計劃投資7億元,2020年11月動工建設,主要生產高性能環保超臨界發泡新材料。2020年下半年重點對接抖音仙游直播基地、阿里拍賣工藝直播基地、仙游旅游集散中心、紅木原材料交易中心及家具設計文創、智能制造類項目,在博覽城設立快手、抖音直播基地。2021年擬引入總投資40億元的鑫源機械裝備項目、總投資35億元的上海山弈裝備公司與給力機械合作裝備制造項目、新萬鑫硅鋼極薄帶項目10億元,加快新藝都酒店二次招商、仙游國際油畫城二期盤活項目、中國石藝文化城招商等項目,盤活低效利用廠房、樓宇30多萬平方米。2022年以藝都北路為紐帶,加快榜頭鎮紅木文旅項目綜合開發。
牽頭單位:縣發改局(招商辦)
責任單位:縣工信局、財政局、商務局、工藝辦,各園區管委會
(四)平臺提質升級專項行動
1.綜合配套平臺。實施產業綜合體、創新綜合體、社區鄰里中心、服務中心“兩體兩中心”建設工程等園區“十個一”綜合配套項目,產業綜合體突出生產功能,建設標準化廠房、研發用房、人才房,配套辦公、商業、餐飲、休閑等設施。仙游經濟開發區要與仙港工業園連片開發,提升兩個園區之間區域城市功能品質。仙游經濟開發區進一步完善商業配套綜合中心、幼兒園、小學、商務酒店、醫療健康服務中心等。依托中裕新材料綜合樓作為研發用房,2020年底投用。依托慈岳新型功能材料產業園規劃建設產業綜合體、創新綜合體。依托楓城新都一期建設“黨建+X”社區鄰里中心,根據功能需求進行完善配套。在濱海新城設立服務中心,與開發區合署辦公,根據功能需求進一步完善配套。仙港工業園抓緊發揮已竣工的研發用房、服務中心功效;加快配套標準化廠房、人才房、產業綜合體、創新綜合體、社區鄰里中心和商務酒店。“三房”、商業、餐飲、休閑、商務酒店連成一片,構成產業綜合體,到2020年底完善綜合配套平臺。工藝產業園2021年底前建成仙作直播應用中心項目,推廣4K級視頻直播+紅木直播;6月投用泉山社區“黨建+X”社區鄰里中心。2022年前建成大數據中心、電商生態集聚中心、產業創新中心和電商企業總部等。到2020年底前,已確定的“十個一”項目基本完成建設。各園區管委會要加快實施已獲批的產業園區基礎設施專項債券項目建設,爭取2020年底前建成投產一批項目。仙港工業園每年建成不少于15萬平方米標準化廠房。
牽頭單位:各園區管委會
責任單位:縣住建局、自然資源局、工信局、教育局、科技局、商務局、財政局、衛健局、文旅局、工藝辦,各有關鄉鎮
2.基礎設施平臺。各園區管委會要加大基礎設施投入,加快“七通一平”建設,切實提升園區承載能力。仙游經濟開發區內實現水電供應全覆蓋,企業污水集中處理,形成以北和路、楓笏路、濱海大道(聯十一線)、仙港大道、福廈路等為主干道的“日”字型便捷交通路網,2020年底完成慈岳中路等項目前期工作并動工建設,華騰成聯污水管網、五里嶺片區主干管竣工投用。2021年第一季度完成慈岳片區一期地塊土方平整工程,第二季度完成楓秀西路、慈岳中路、片區污水管網建設,2021年底慈岳一期地塊水、電、氣、通信等基礎設施基本完善。仙港工業園建設瑞峰醫院周邊道路、云井路、興園路等3條市政道路,全長3.6公里。其中:瑞峰醫院周邊道路2020年11月竣工;云井路2020年11月完成預算,12月完成預算審核,2021年1月完成招標,2月動工建設,6月竣工;興園路2020年12月完成管道施工及路床平整,2021年6月竣工。建成木蘭大道先行段及瑞峰大橋并通車。工藝產業園2020年下半年完成藝都路東拓工程;啟動藝都大道(城區高速出口-金風橋-藝都路)、石藝城SOHO一期人才公寓建設,完成藝都路的污水管網鋪設。啟動鐵山安置房建設前期工作。2021年5月完成藝都路東拓工程,年底建成省級古典家具檢驗檢測中心、石藝城SOHO人才公寓和盤活新藝都酒店資產。2022年完成中國古典工藝博覽城4#、5#、6#、8#招商入駐,完成鐵山安置房建設。要推進污水處理設施及相關附屬設施設備建設,實現工業污水集中處理,同時居民生活污水全部接污納管進污水廠。要發力“新基建”,推進通信升級改造,推動建設數字化智慧園區。加快建設一批工業互聯網平臺。到2021年底,全縣園區基礎設施基本配套到位,滿足項目落地要求。
牽頭單位:縣住建局
責任單位:縣自然資源局、交通局、生態環境局、工信局、數字辦、各園區管委會,各有關鄉鎮
3.產教融合平臺。要積極設立實體化運作的職業技能提升中心,提供職業技能培訓、技能鑒定、技能競賽、繼續教育等公共服務。建設實習實訓基地、工藝美術學院,打造產教融合創新平臺。2020年底前,對接開發區內湄工校建立產教公共實習實訓基地。2021年對接行業龍頭企業和高校,爭取再建一批實訓基地。
牽頭單位:縣人社局
責任單位:縣教育局、工信局,各園區管委會
4.創新發展平臺。深入實施高新技術企業倍增計劃,著力培育一批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發揮企業主體作用,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爭創一批省級以上重點實驗室、創新中心、企業技術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工業設計中心等創新平臺。仙游經濟開發區要積極培育新型研發機構等產業技術創新組織,支持園區與高等院校合作成立研究院。到2022年,力爭全縣科技企業孵化器、眾創空間等創新創業平臺超10家,省級以上創新人才或團隊2個以上。
牽頭單位:縣科技局
責任單位:縣工信局、發改局、教育局、縣委人才辦,各園區管委會
(五)要素支撐保障專項行動
1.完善交通能源保障。加快木蘭大道三期工程,實現開發區“五片區兩組團”對內連接“加速度”;加快聯十一線仙游段建設,2021年建成通車,謀劃協調仙游動車站到泉港高鐵站快速通道前期工作,拓寬開發區對外連接通道。與國家、省鐵路規劃網緊密銜接,爭取昌廈、興泉鐵路延伸支線經仙游并設站點,滿足客貨鐵路運輸需求。2020年加快楓亭作業點3000噸級碼頭及楓亭進港航道、城際軌道F8線前期工作。2022年完成仙游動車站改擴建工作。做好電力供應保障,重點推進海安110kV輸變電在2021年底建成投用,爭取社硎抽水蓄能電站列入“十四五”規劃。推動天然氣管網互聯互通,加快天然氣綜合利用項目前期工作,爭取在2021年動工建設。
牽頭單位:縣發改局
責任單位:縣交通局、自然資源局、鐵路辦,各園區管委會、各有關鄉鎮
2.推進土地集約有效利用。強化“畝均論英雄”激勵引導,推進以畝均產出為導向的企業分類綜合評價試點工作,落實市級低效用地盤活利用措施。各園區管委會要推動一批“園中村、村中園”民房等搬遷和改造,整治一批不具備基本安全、環?;緱l件的小微企業,加快推進東金科技、正和肥料、瑞達玻璃、智野實業、德興針織等低效土地和廠房的“二次招商”,實施“騰籠換鳥”。全縣每年盤活不少于5萬平方米閑置廠房,其中:仙游經濟開發區2萬平方米、仙港工業園2萬平方米、工藝產業園1萬平方米;盤活60畝低效用地,其中:仙游經濟開發區30畝、仙港工業園20畝、工藝產業園10畝。到2021年底,全縣基本完成工業企業土地和廠房等歷史遺留權證辦理。
牽頭單位:縣自然資源局
責任單位:縣工信局、生態環境局、應急管理局、財政局、工藝辦,各園區管委會、各有關鄉鎮
3.加大融資支持。推進園區籌資體制機制創新,盤活自有資產,鼓勵通過市場化方式開展股權、債權融資等。各園區要積極策劃項目,爭取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省技改基金及各類專項資金。要定期組織開展專項融資對接活動,推廣供應鏈金融、應收賬款融資及具有真實交易背景的票據結算、承兌、貼現等現金業務,拓展工業轉型升級項目和企業融資渠道。依托現有AA融資平臺仙游縣城南新區開發總公司發行基金企業債,以福建仙游產強投資有限公司為主體,設立新興產業股權投資基金10億元,2020年12月完成基金管理公司對接,2021年12月完成基金組建工作;向亞洲開發銀行申請貸款2億美元,2020年12月完成可研編制初稿,2021年4月完成中期考察,2021年10月完成貸款報告提交,2021年12月完成貸款談判,2022年3月完成亞行董事會審批;向國開、農發等政策性銀行申請標準化廠房融資12億元,2020年第四季度完成授信審批并放款;2021年爭取地方政府債券6億元,2022年爭取地方政府債券7億元。
牽頭單位:縣財政局
責任單位:縣金融辦、工信局、發改局、人行仙游分行,各園區管委會
(六)機制體制創新專項行動
1.推進園區整合。按照“一區兩園一特色”的發展思路,圍繞“做強產業、做旺城市”,實施強產業、興城市“雙輪”驅動。進一步理順并完善開發區管理體制和機構改革,整合仙港工業園管委會,托管仙游工藝產業園管委會,優化資源配置、人員編制,積極申報國家級經濟開發區,爭取仙游經濟開發區機構規格升級。2020年底前完成開發區機構整合和托管,重新核定整合后開發區的“三定”方案;爭取仙游經濟開發區與周邊地區園區的跨區域整合有所突破。
牽頭單位:縣委編辦
責任單位:縣工信局,各園區管委會
2.創新管理體制。理順并完善園區與屬地政府管理體制,探索對仙游經濟開發區賦予縣級經濟社會管理權限。建立財政預算和獨立核算制度,財權事權對等的稅收和土地收益分成,給予開發區工業土地出讓收入、商服配套用地出讓收入收益部分全額返還,存量工業企業地方級稅收增量貢獻、新增工業企業地方級稅收增量貢獻參照區級體制扣除縣級已投入投資補助部分予以返還,用于項目征遷、園區基礎及配套設施和招商引資獎勵。經濟開發區嫁接莆田市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嫁接現有AA平臺仙游縣城南新區開發總公司作為投融資平臺,負責開發區投融資;以福建仙游產強投資有限公司作為專業化運營公司,負責開放招商、管理運營、項目服務;由福建仙游經濟開發區建設有限公司、仙游縣新園城市建設開發有限公司、仙游縣寶泉投資開發有限公司分別負責開發區、仙港工業園、工藝產業園項目建設;由仙游縣城南新區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負責開發區安置房建設。力爭以仙游縣仙財國有資產投資營運有限公司為主體,到2021年底再打造一家AA級投融資平臺,2020年12月完成發債券商征集遴選準備工作,2021年3月完成遴選工作,2021年12月完成AA評級工作。運作兩個AA平臺,提高投融資能力。
牽頭單位:縣財政局
責任單位:縣委編辦、縣發改局、工信局,各園區管委會
3.提高行政效能。推進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實施高效行政管理機制創新,建立自助政務服務區,提升“互聯網+政務服務”水平。逐步推行入園項目、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施工圖聯合圖審”“竣工測驗合一”“標準地+承諾制”等。園區逐步推行設立綜合審批機構、綜合執法機構。落實項目服務機制,實行“一企一策一專班”,“一家企業+一個服務團隊+一套服務方案”的“三個一”模式,“點對點”“精準化”實時掌握企業發展情況,及時發現、解決困難和問題,扶企穩企促發展。2021年6月前各園區逐步對地震安全性評價、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環境影響評價等事項統一評估,園區內投資項目共享或使用區域評估報告。
牽頭單位:各園區管委會
責任單位:縣發改局(審改辦),行政服務中心
4.人事體制創新。嫁接仙游縣濱海城市建設有限公司,公司名稱變更為“福建仙游產強投資有限公司”,參照深圳、江西南昌經驗,推行“管委會+公司”運營模式,配齊配強開發區領導班子,加強專業人才隊伍建設。2021年上半年,實行新的人事管理和薪酬制度,推動“身份管理”向“崗位管理”轉變。
牽頭單位:縣委組織部
責任單位:縣委編辦、縣人社局、財政局,各園區管委會
四、保障措施
(一)強化統籌協調。縣園區高質量發展聯席會議統籌推進工業園區改革和創新發展工作,建立健全統籌協調機制,聚集土地、資金、人才、技術等要素資源,優先支持園區發展,推進園區產業、基礎設施、科技創新、商貿服務、員工住房、產教融合等全面提升,促進園區發展提質增效。聯席會議下設縣園區辦,掛靠在縣工信局,核定專門編制,具體負責園區管理、考核以及聯席會議等日常工作。
(二)強化責任落實。各部門(園區管委會)要根據工作任務和自身職能,細化政策措施,并加強部門協同、上下聯動,形成工作合力,推動各項工作落到實處。各部門(園區管委會)要整合資源力量,細化目標任務,把每個園區的工作項目化,確定工作機制、掛鉤領導、時間節點等,按年度滾動推進。
(三)強化考核評價。每年度的園區考核評價作為組織人事、績效考核等方面參考運用。對考核進入全市前3名的園區,在園區擴區、升級、資金安排、干部使用等方面給予優先支持,同時年度績效考核給予加分;對園區考核位列全市后3名的園區,予以警告、限期整改,并由縣領導約談園區主要領導,同時年度績效考核給予扣分。對園區改革和創新發展貢獻大的單位,在干部使用、績效考核等方面給與支持;對園區改革和創新發展方面工作不力的單位,予以警告、限期整改,并由縣領導約談單位主要領導,同時年度績效考核給予扣分。
(四)強化要素保障。統籌整合涉企資金,安排園區發展資金500萬元,專項用于支持園區招商獎勵、擔保風險補償、公共平臺建設、循環綠色發展、考核獎勵等;強化項目用林、用海、用地、環境容量等保障,新增建設用地規模向列入省、市、縣重點項目傾斜。
本文件自印發之日起實行,有效期至2022年12月31日。
附件:《仙游縣開發區改革和創新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實施方案》任務分解表
主辦:仙游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版權所有:仙游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聯系方式:0594-8286220 郵箱:xyxszb8286220@163.com
閩ICP備05007465號-1 網站標識碼:3503220045 閩公網安備 35032202000077號